为鼓舞斗志、砥砺奋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年,学校党委对100名优秀共产党员、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8个(其中,二级党组织3个,党支部2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这些我们身边的榜样们,在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等各个岗位上立德树人、担当实干。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把平凡做成了标杆,在年复一年的奉献里将责任书写成使命,以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优秀”的模样。这份坚守与执着,汇聚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动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林伟立老师在冰川高原上的科研故事。
他带着学生睡在海拔5200米的仪器帐篷里
在冰川攀爬5小时只为获取一组珍贵数据
他是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林伟立
也是学生们口中“最可靠的导师”
“做大气环境研究,
既要抬头看天,
更要俯身贴近大地。”
作为 “高原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观测团队”带头人
林伟立老师带领团队师生
在海拔3000米至6300米的
青藏高原极端环境里开展科研观测
海拔5800米普若岗日冰川合影(左4为林伟立老师)
2022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
他与学生在海拔5200米营地架设设备
挤在仪器帐篷里照看仪器和分析数据
林伟立老师在珠峰站为参观人员介绍观测情况
海拔5800米冰川帐篷里与学生合影(右2为林伟立老师)
2024年普若岗日冰川观测
他与学生攀爬5小时登上海拔5800米冰川
被学生们评价为“最可靠的后盾”
在林伟立老师的带领下
团队与北京大学等合作构建了
高原大气环境观测网络
完成多项科考任务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海拔5200米林伟立老师进行采血样参与健康研究
珠峰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观测留影(右1为林伟立老师)
★
★ ★ ★
★
他是严师亦是良师
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
他严厉督促学习、耐心疏导情绪
并量身定制“成长路线图”
为跨专业学生系统讲解专业知识
和外场观测质量控制方法
逐字逐句修改论文
林伟立老师带领学生在拉萨进行仪器标定实验
从地质学跨专业攻读博士的学生陈熠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学术转型
也曾在海拔6300米的帕米尔高原
慕士塔格冰川上工作 26 天
如今,陈熠已顺利毕业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
延续高原大气环境研究
林伟立老师指导学生在浮空艇安装观测仪器
林伟立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的
“青藏高原大气环境自动在线监测虚拟仿真实验”
曾获第三届虚拟现实技术
及应用创新大赛高校创新组三等奖
培养的 30 余名学生中
有人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深造
有人已成为高校教师或科研骨干
也有人扎根边疆投身生态保护
林伟立老师与毕业学生合影
林伟立老师获奖证书
“在高原上,数据不会说谎
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
林伟立老师带领团队在
青藏高原大气氧化性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为民族地区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180 余篇
从雪域冰川到实验室
林伟立老师说:
“每个数据都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而他的学生补充道: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科研
更学会了坚持。”
他们如高原格桑花一样
攀登科学高峰
守护高原蓝天、建设美丽中国
出品丨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统稿丨郑莹莹
排版丨雷之晗 高 瑜
审核丨贺露露 马丹妮 崔艺璇
广升网-广升网官网-最新配资平台导航-炒股配资学习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